鲍虎军,CCF会士、常务理事。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8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他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CG)和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的基础算法研究。研究方向涉及图形学的多个分支。在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的研究中,他取得了突出成绩:开辟了微分域几何物理计算新领域,突破了虚实混合环境的沉浸式交互视觉模拟和融合呈现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制出混合现实支撑软件平台等。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
他开发的系列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次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并任首席科学家;曾任“十五”、“十一五”863计划领域专家。今年10月荣获CCF王选奖。
问:首先祝贺您获得了2017 CCF王选奖,这是对您过去工作的肯定和赞誉。非常感谢您接受CCCF动态栏目的专访,与大家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心路历程。请问哪些是您最为骄傲的?
鲍虎军:非常感谢CCF各位同仁对我的认可和支持,也非常感谢CCCF给我这次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2002年,我承担了浙江大学第一个国家973项目“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现”,并担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之后又承担了一次另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近年来,我们团队在虚拟环境的几何物理建模和交互计算、复杂虚拟场景的实时高保真绘制和呈现、虚拟和现实环境的融合呈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自主研发了虚拟现实驱动引擎和支撑软件平台。我们的部分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让我很自豪的是培养了20余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其中两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三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入选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问: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与应用的衔接问题的?
鲍虎军:科研成果的研发以及后期投入使用,两者如何衔接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的企业界与学术界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很多企业看到学术论坛上出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时,就会很急切地想要购买专利,恨不得马上投入使用。但是从研究成果的诞生,到最终能与市场需求很好地融合与适应,需要一个针对性优化以及技术传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有可能长达两三年。比如现在机器识别领域比较热门的一个算法“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最早由休·达兰特-怀特(Hugh Durrant-Whyte)和约翰·伦纳德(John J.Leonard)提出,主要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运行时的定位导航与地图构建的问题。算法通常包括特征提取、数据关联、状态估计、状态更新以及特征更新等部分。
我们的团队从2007年开始研究SLAM算法,到2011年才在电脑PC端取得了具有鲁棒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一发表就获得了广泛关注,拥有了一两千用户。他们在使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给予我们反馈,我们再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修改,终于到2012年发布了第二版。随后就有很多企业欲将我们的技术应用到手机上。但是直接应用有一定难度,比如手机摄像头非常小,并且镜头在手机移动过程中很难即时对焦并捕捉到有效图像。为了减少计算量,我们最初是在所有图像中选取关键帧进行计算的,但是手机的移动特性让关键帧的选取变得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又花费了三年的时间,一直到2015年这项技术才过关,能够真正的产业化。
我建议从事应用方向研究的年轻人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将自己的技术进行整合,向应用方向拓展,与应用相结合,让应用成为研究的载体,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上至院长、下至学生都在寻求教学与研究的改革与创新,而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研究要“顶天立地”。“立地”就是要脚踏实地,把研究成果与应用相结合。
问:现在很多学者过分注重自己的论文数量,您如何看待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鲍虎军:我个人认为,研究不应该过分追求数量。比如我们在写总结报告时会发现,我们在各种场合发表的论文,大部分的核心观点都是一致的,不一样的只是锦上添花。与其发表这样的论文,还不如将时间与精力花在更有价值的研究上。我认为一个学者未来的发展,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所处的专业领域解决了哪些问题,作出了什么贡献。很多美国的顶尖学者在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后,将研究成果开源。开源本身对开发者来说是不利的,但是为什么很多架构型的平台要开源它的软件呢?因为它的软件在这个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开源也能扩大这个平台的影响力。我相信,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奉献论英雄将是大势所趋。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不要为了论文数量而写论文,我们写论文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解决领域内的核心问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系统性,切忌为了发表论文而频繁地更换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这样是很难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也容易产生疲惫的心态。
问:您带领科研团队很多年了,请分享一下您对当今科研体系的一些见解。
鲍虎军:国外很多学校,是教授组织课题,科研体系比较松散。而国内高校的科研体系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的自由体系,有小团体,也允许大团队这样结构相对自由的混杂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科研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兼容并进的效果,以促进教育的发展,间接地推动学科的发展。
其实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大团队的形成并不是刻意安排的,而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看到了大团队做课题的优势,却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大团队的领导者需要有非常强的领导力,需要有视野有胸怀,还要有极强的魄力。这个领导者需要做出非常多的牺牲,需要考虑到团队中所有成员的发展,均衡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使得每一个人在团队中既能出力也能获利,这样整个团队才能更好地发展。当然,团队之间在学术上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是十分正常的,重点在于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些纷争。
问:现在学科大多是交叉类型的,即使是最单纯的学科也避免不了会在某些领域和其他学科产生交集。一般来说跨学科之间的相互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对此,您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或者经验?
鲍虎军:跨学科之间的相互理解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刚开始合作时,两个不同学科的团队之间互相不熟悉,互相不信任,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时间去磨合。等度过了几年的磨合期,相互建立起了信任的桥梁,合作就会变得相对简单。
我们需要一种宽阔的胸襟,最大程度地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当产生矛盾、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当面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多沟通多理解,这样才能使得合作更为稳固,双方达到共赢的目的。
问:现在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大力吸引海归人才,并出台了很多政策,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鲍虎军:此事对国内教育行业冲击很大。虽然国内高校和海外名校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海归人才的视野、眼界相对来说确实更高一点,但是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发展迅速,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都会选择继续留在国内读博士,我们在引进海归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不要流失掉。我们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对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信心,要给他们机会。
问: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您有什么建议或忠告?
鲍虎军:遇到论文被拒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因为论文的拒收率是远远大于接收率的,而且论文被拒有时候不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所以对自己的研究要有信心。年轻人要静下心来踏实做科研,遇到好的机会要努力去争取。
我国的未来永远压在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一定要虚心学习,认真做学术。最好能够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在别人谈论到你的时候能有一个鲜明的标签特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